近日,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(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)物理学系陈丰之博士在物理学学术期刊《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》(1区Top期刊)上发表了题为“Study of τ→ωπν decay in resonance chiral theory with tensor sources”(JHEP 08 (2024) 201)的论文。该研究由陈丰之博士与华中师范大学杨亚东教授、李新强教授、 彭世灿博士、邹沅何博士共同合作完成。陈丰之为论文的第一作者,李新强为论文的通讯作者。
文章发表页面截图
τ→ωπν衰变在探测新物理,特别是“第二类流”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研究者在模型无关的低能有效理论(LEFT)框架下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,进一步利用J^PG量子数进行判断,发现在所有的有效算符中,除了标准模型的矢量算符之外,对该过程有贡献的唯一新物理算符是张量算符。为了准确地估计张量新物理带来的贡献,首先需要严格地计算出ωπ的张量形状因子。团队在含张量外源的共振态手征理论(RChiT)框架下首次计算了ωπ张量形状因子,给出了它们的解析表达式。利用计算得到的形状因子以及实验上给出的τ→ωπν衰变的分支比和谱函数分bin数据,团队拟合得到了张量算符的Wilson系数的范围,结果比之前文献对该参数的限制更加严格。团队定义了新的观测量——前后不对称,由于只有当张量算符存在时前后不对称才不为零,因此,该观测量对新物理非常敏感。除此之外,团队将拟合结果作为输入,分析了τ→ωπν衰变的谱函数分布的变化,预言了前后不对称。数值结果显示,张量新物理对谱函数分布的影响不大。当前还没有关于τ→ωπν衰变前后不对称的测量,若在未来的Belle-II、Tera-Z、STCF等实验装置上观测到该观测量非零的信号,则无疑将是新物理存在的确凿证据。
该工作得到了澳门新葡萄新京app官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、广州青年博士“启航”项目的支持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007/JHEP08(2024)201
图文:物理学系
校对:杨嘉琳
责任编辑:邓玉萌
初审:肖艳芳
复审:孙玉环
终审发布:黄睿